也許你相信好的文案可以帶來銷量的提升,但是你相信它可以帶來28倍的提升么?臺灣意識形態公司為中興百貨創作的文案,就創造了這一奇跡。
【意識形態】
禁欲是虛妄的說法
只要是黑色,你就無法抵抗。
只要是鑲珠魚鱗片,你就不再矜持。
只要是動物斑紋的毛茸茸,根本你就要抓狂。
真是的,幸虧遇上了PRE-SALE,
否則,誰又能救得了你呢?
【書店】
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
但不論如何你都該想想,
有了胸部之后,你還需要什么?腦袋。
有了愛情之后,你還需什么?腦袋。
有了錢之后,你還需要什么?腦袋。
有了Armani之后,你還需什么?腦袋。
有了知識之后,你還需要什么?知識。
衣服,衣服是這個時代最后的美好環境
她覺得這個城市比想像中還要粗暴,
她覺得摔飛機的機率遠遠大于買到一雙令人后悔的高跟鞋,
她覺得人生的脆弱不及于一枚A型流行感冒病毒,
她覺得愛人比不上一張床來得忠實……
不安的人們居住在各自的衣服里尋求僅存的保護與慰藉,
畢竟在世紀末惡劣的廢墟里,
衣服會是這個時代最后的美好環境。
【性別】
沒有服裝就沒有性,
雖然紋身依然可以暗示肉感,
珠寶還在批注性欲位置。
但自從
牛仔褲顛覆了純粹兩性理論、
皮革吊帶開始搭配萊卡內衣手銬蠟燭,
那種把兩性對立當做終極命題的傳統世界秩序,
已經看起來搖搖欲墜。
也許連蕾絲邊,也將逐漸地,裝飾在三角肌上吧。
我們所能抓住有關性別的真理,已經不多。
【絕對在地】
就像紐約之于伍迪艾倫,上海之于張愛玲,
生活在臺北固然有艱險的一面,
當清晨三點還可以吃到清粥小菜,
偶爾還可以逛逛地下書店……
認真地使用臺北將讓你重新理解臺北。
“親愛的爸爸,我會好好聽話”
如果感到惡心,就說“父親大人,您就像照耀菜園的太陽”
如果覺得八股,就說:“阿爸,阮要孝順您一世人。”
如果太local,就是:“Daddy, I love you”
如果他聽不懂,就用行動表示,比如:
買一套質感無可挑剔又紳士風格的Armani送給他,
祝爸爸永遠健康快樂美麗!
骨磁皂盤教你飯前洗手,
少了苧麻浴袍必定忘記睡前祈禱,
不燒柑橙芳香燭如何證明上帝的存在,
只要懂得買,
連港式素蠔油也會分泌亞洲美學精神。
【服裝就是一種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種高明的服裝】
當ARMANI套裝最后一??圩涌凵蠒r,
最專業而令人敬畏的強勢形象是完成。
白襯衫、灰色百褶裙、及膝長褲、豆沙色娃娃鞋,今天想變身為女孩。
看見鏡子進而身上的華麗剌繡晚裝,
于是對晚宴要掠奪男人目光并令其它女子產生妒意的游戲成竹在胸。
僅一件最弱不禁風的絲質細肩帶頭襯衫,
就會是他懷里最具攻擊力的綿羊。
衣服是性別。
衣服是空間。
衣服是階層。
衣服是權力。
衣服是表演。
衣服是手段。
衣服是展現。
衣服是揭露衣服是閱讀與被閱讀。
衣服是說服。
衣服是要脫掉。
服裝就是一種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種高明的服裝。
【流行是安全的,風格是危險的】
當美學成為個體的價值判斷時,其風險就在于:
在大頭娃娃鞋來往的街道上,穿上格格不入的細高跟,將ARMANI與501作了風何學上的嚴謹搭配,還是可能被譏笑。
以極限主義白襯衫,企圖與一整個宴會的蟒皮乳膠連身裙對抗。
這樣的勇氣絕對不是翻翻流行雜志,就決定燙個麥克風頭的人所能擁有的,流行是安全的,風格是危險的。決定無政府的,JEAN COLONNA 前,也試試歌德式的 DOLCE&GABBANN 。
【如果你對你的性生活很滿意,不必到中興百貨】
團地熟女人妻,亂射女高中生,
不倫等邊三角關系,暴力調教,無奸道。
如果聲色刺激能滿足欲望,為什么人們的口味越來越咸濕?
問題或許跟聲色刺激無關,而是愛欲環境不夠性感。
日本浮世繪,印度愛經,中國的春宵秘戲圖,
看看那些環繞身體的墊毯、屏風、食器、床具、織枕,
達到快樂巔峰除了生物的別忘還有環境的費洛蒙。
【我知道你覺得我很變態】
我知道圣人的教誨,我知道經文的意義。
我知道法理的規則,倫常的界限。
我知道什么是善良風俗,我知道什么才政治正確。
我甚至知道天使是象征純潔無暇的。
所以我知道你覺得我很變態。
但是為了要穿上更多的新衣我知道我想有更多的身體。
或許你覺得驚奇,為什么這些看似跟產品毫無關系的文字,可以創造出銷量增長28倍的奇跡,為什么發散到了哲學的深度,卻能夠被很多人認可?
答案很簡單:你需要給消費者一個購買你的理由。
回想一下地產廣告泛濫的年代,無數的地產文案們開始走“意識形態”的路線,也誕生了很多具有文藝氣質跟哲學思考的文案作品。究其原因,就是在營造一種文化上的高級感。
當你用錢來營造高級感,大家會覺得你土。
但你用文字跟哲學來營造高級感,人們會覺得這很符合我的Level。
就像現在的汽車廣告們,之所以總在說一些晦澀難懂的話,也是為了營造這種高級感。讓購買者覺得他所購買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一種文化和境界。
當然,中興百貨的文案精彩的地方不止于此:他讓每一件產品,都變成了一個故事。
其實仔細去閱讀的話,你會發現每一段文案中都是包含產品的,只是衣服不再是衣服,鞋子也不再是鞋子,它們都變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變成了意境中的小因素。
如果你還做不到把產品變成藝術,至少可以嘗試讓產品變成故事。